继电器工作原理介绍及作用
发布日期:2019-01-27
一、继电器的作业原理:
继电器的作业原理首要是依据集成电路驱动器的输入特性,将一些电流进行驱动和返校,进步电流的安稳值,首要的原理就是运用继电器的线圈通电,继电器触点吸合,而使输出的电流是比较低平的,这样能够起到维护电器的效果。如果电路中的电流值太大的话,继电器的线圈则会主动断电,几点去触点断开,这样的话就能够起到反向流的效果,也能够直接驱动继电器运用。
二、判断继电器好坏的检修作业:
其实判断好坏的办法是非常简略的,我们只需要用万用表直流档别离刺进输入和输出端的电流,如果我们输出端是1到7的低频电压,这输出端的电压是10到16必定是高频电压。如果输入端的电压是非常正常的,而输出端的电压是高的,这说明驱动器也损坏,我们能够运用其他的办法进行修正和修补,使得继电器能够正常作业。
继电器知识
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操控器件,它具有操控系统(又称输入回路)和被操控系统(又称输出回路),一般应用于主动操控电路中,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操控较大电流的一种“主动开关”。故在电路中起着主动调节、安全维护、转化电路等效果。
继电器几种效果:
1)扩大操控范围。例如,多触点继电器操控信号到达某必定值时,能够按触点组的不同方式,一同换接、开断、接通多路电路。
2)扩大。例如,灵敏型继电器、中心继电器等,用一个很微小的操控量,能够操控很大功率的电路。
3)归纳信号。例如,当多个操控信号按规定的方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,经过比较归纳,到达预定的操控效果。
4)主动、遥控、监测。例如,主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同,能够组成程序操控线路,从而实现主动化运转。
上一篇:简介MPPT控制器的原理
下一篇:固态继电器的分类